收藏本站   設(shè)為首頁
您當(dāng)前的位置:首頁 > 人文隨州 > 隨州文學(xué)

春秋隨候玉珠

時間:2019-10-11 17:34:26  來源:編鐘之聲報 隨州都市網(wǎng)  作者: 方鵬霏

       此春秋隨候珠徑2.4厘米。玉料呈白色,近三千年的地下浸潤變成黃褐色,體成圓球狀,通體雕隱起的蟠虺紋,孔呈大進(jìn)小出喇叭形。做工精細(xì),技藝精湛,質(zhì)地溫潤,細(xì)膩華滋,取天之精華,吸地之靈氣,髙貴典雅,沉靜婉約。
       據(jù)湖北《隨州志》載:“隨候出游,見一大蛇傷斷,頓生憐憫之心,令人以藥敷而涂之。一月后蛇愈,于夜中銜珠以報救命之恩”。又據(jù)舊《隨州志》載:"蛇銜珠吐于堂外曰: 我龍王子也,感君活命,故來報德",F(xiàn)隨候珠實物橫空出世,就推翻了此神話故事,而確信春秋隨國確有此客觀實體固有物。實質(zhì)上: 歷史中的許多神話故事均是先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崇拜、敬畏、向往而演義得來。
       <史記.鄒陽傳>曰:"隨侯之珠,和氏之璧,人間瑰寶,價值連城"。舊<辭海>載:"隨候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寶也,故隨和并稱"。戰(zhàn)國時隨侯珠曾演義出<隨珠彈雀>成語; 和氏璧曾演義出<完璧歸趙>典故。
        此隨侯珠為父輩民國購之于一老僧,據(jù)僧講:" 得之于三國古戰(zhàn)場定軍山下的漢江岸邊黃土地"。然許多史書載: 隨候珠與和氏璧早巳失蹤!  但又據(jù)不同史書的蛛絲螞跡整理: 隨候珠原屬春秋隨國所制,公元前706年楚武王打敗隨國得到隨侯珠。之后此珠一直歸楚王室。楚文王令玉工制和氏璧后,歷史上統(tǒng)稱隨珠和璧,又曰隨珠荊玉。意思是珍寶中的極品。
       到了350年后的楚宣王時,秦國派使者提出觀看楚國的寶器。楚宣王便召令尹子西商議:“秦欲觀楚之寶器,吾隨候珠和氏璧,可以示諸”?從此對話中佐證兩寶確歸楚國。不知何時,也不知什么偶然的機(jī)緣,隨侯珠、和氏璧卻被魏國得到。魏白圭在交戰(zhàn)中丟掉了六座城池,卻知恥為勇的一舉奪取了中山國,為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魏文候力排眾議,不聽讒言,中正方直地器重白圭,把隨侯珠和氏璧賞予白圭。距楚文王400年后的楚威王復(fù)得兩寶。楚懷王六年(前323),為表彰威震六國的楚魏"襄陵之戰(zhàn)"功臣,楚懷王將隨侯珠、和氏璧賜予楚國令尹上柱國昭陽。昭陽在與賓客游赤山時拿出供賓客觀賞,不意間被盜。人們均懷疑張儀,但張儀卻寧不誠認(rèn)。
       戰(zhàn)國時身兼五國宰相,辭鋒卓著,氣度非凡,具有雄才大略的燕國蘇秦得兩寶。蘇秦逝世后其后代在集市上賣此兩寶,被趙國的宦者令繆賢用500兩黃金購得兩寶獻(xiàn)于趙惠文王。強(qiáng)大的秦國秦昭王知道此事后主動提出以15座城池交換和氏璧,于是出現(xiàn)了藺相如<完璧歸趙>典故和之后的<隨珠彈雀>典故。秦滅六國獲兩寶。這從李斯的《諫逐客令》中可證實。李斯上書勸諫說:“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意思是: 現(xiàn)在陛下得到了昆侖山的美玉,擁有隨侯珠、和氏璧,身上垂掛著明月珠(珍珠),而這些珍寶都不是秦國出產(chǎn)的,陛下卻十分喜歡,這是何故呢?秦始皇聽從了李斯的意見,停止逐客令。并讓李斯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篆書,令玉工孫壽刻印璽作為“傳國玉璽”。從此世上有了隨候珠、和氏璧、傳國玉璽三寶。
       秦亡漢興,劉邦從秦將處得到隨侯珠與和氏璧及傳國玉璽三寶。且定"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為漢傳國玉璽。<漢書. 西域傳. 贊>記: "漢武帝陳設(shè)隨侯珠、和氏璧、傳國玉璽等稀世珍寶向西域諸國使者炫耀漢帝國強(qiáng)盛"。漢宣帝建"四寶祠"將隨侯珠、和氏璧、傳國玉璽等四件寶物奉若神明供奉。漢成帝時三寶藏于長信宮(后改長樂宮),由孝元皇太后掌管。王莽篡漢得三寶。東漢后期,天下大亂,孫堅得三寶。袁紹動用軟硬兼施手段反復(fù)勒索孫堅交出三寶,然終未如愿。孫堅將三寶交由其妻密藏。三國時天下更加戰(zhàn)亂。劉備取孫堅之女孫尚香為妻,孫堅妻將三寶給與女兒孫尚香。 三國時定軍山屬蜀國轄地,諸葛亮據(jù)此六出祁山。孫尚香帶三寶嫁給劉備,三寶遺留漢中也。但蜀國劉備、諸葛亮又怎么將隨侯珠丟棄于古戰(zhàn)場定軍山下漢江岸邊的黃土地? 史書無考,不得而知。<淮南子>曰:"隨候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歷史上唐代詩圣李白卻記載了隨侯珠藏漢中。唐李白有詩曰: "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寧知喪亂后,更有—珠歸"。“漢東國”實際上是—個沒有公開的國號。<三國志.張魯傳>載:“民有地中得玉印(秦傳國玉璽)者”,大家都認(rèn)為這是“上天之意”的大吉兆。于是,眾人都想要尊張魯為漢寧王,成立“漢東國”。張魯?shù)墓Σ荛惼詣裰G道:“漢川的百姓,住戶超過十萬,財富很多而且土地肥沃,四面地勢險固。上可以匡扶天子,那就成為齊桓公、晉文公之流,最差也是竇融之類的人,可以不失富貴,F(xiàn)在承制設(shè)置官署,勢力足以決斷事務(wù),不用稱王。希望您暫且不稱王,不要先招來禍患”。張魯聽從了閻圃的意見。沒有稱漢寧王,也沒對外打出“漢東國”旗號。只是在教徒內(nèi)部稱漢寧王和漢東國。
      毛澤東曾贊揚過東漢末年漢中王張魯。1958年11月,毛澤東在鄭州會議上坦露了他對張魯政權(quán)的觀點,他說:"漢中有個張魯,他搞過吃飯不要錢,凡是過路人,在飯鋪吃飯吃肉都不要錢。他搞了30年,人們都高興那個制度,這有種社會主義的作風(fēng)。我們的社會主義由來已久了”。“川藏",即漢中藏。歷史上漢中為東川,四川為西川,"川藏”即東川藏。東西二川統(tǒng)稱天府之國。唐代李白怎么知道隨侯珠川藏呢? 可見唐時有書記載。并且李白還預(yù)言:“寧知喪亂后,更有一珠歸”。李白是人不是神,他能知道川藏隨侯珠,就可預(yù)言戰(zhàn)亂后的太平盛世隨侯寶珠定會磅礴問世。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唐代應(yīng)有文字明確記載隨侯珠藏漢中。只是在歲月的長河中此書不存了。
      今朝,太平盛世,春和景明,國之重寶隨侯珠果然從漢中橫空出世。真乃“萬方樂奏有于闐”。驚天世界殊,動地天下奇。歷經(jīng)滄海桑田,國寶隨侯珠帶著歷朝累代100多位帝王以及眾多將相的手溫,瑩瑩潤潤,秀雅別致,精巧華滋地向世人姍姍走來,娓娓道出酸甜苦辣,坦言世態(tài)炎涼,敘述兵戈鐵馬......當(dāng)然,此珠是否確為隨國君主所制隨侯珠?君疑應(yīng)在情理之中。但此珠確為春秋玉珠不假! 難道春秋會有第二顆隨侯珠嗎?! 另外,有人還會懷疑:隨候珠為何會在漢中出土呢?<三國志>、<后漢書>、<華陽國志>三部志書的“張魯傳”條目中均記載了“民有地玉印者”! 秦始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也是在漢中出土,這三寶東漢聚一起。古代史學(xué)家的記載不會有錯。既然“傳國玉璽”能出土于漢中,隨侯珠自然也就會在漢中出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寶中兩寶,都出土于漢中,說不定和氏璧某一年也會從漢中出土!
     <隨珠彈雀>成語典故。隨珠彈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輕重,以極大的代價,去獲取微小利益,極度得不償失!境鎏帯繎(zhàn)國·宋·莊周《莊子·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就是用珍貴的隨珠,打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世人一定會笑他, 為什么這樣呢?因為他所用的東西太貴重,但所要的東西太輕微了。
     

(編輯  周波)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推薦資訊
隨州“天書”亮相圖書城
隨州“天書”亮相圖書
隨州遠(yuǎn)古棋“復(fù)活”    益智休閑備受青睞
隨州遠(yuǎn)古棋“復(fù)活”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 隨州“仙人棋”巖畫   棋文化源自隨州的物證
隨州巖畫文化探考: 隨
隨州雞血紅碧玉藝術(shù)品鑒賞
隨州雞血紅碧玉藝術(shù)品
相關(guān)文章
    無相關(guān)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網(wǎng)站地圖 | 隨州編鐘報社 | 法律顧問 | 友情鏈接 | 技術(shù)支持:清華網(wǎng)絡(luò)
網(wǎng)絡(luò)經(jīng)濟(jì)主體信息
主辦單位:隨州編鐘之聲報社 隨州都市網(wǎng)
新聞熱線:0722-7117922 廣告、服務(wù)熱線QQ:1254373707
舉報電話:0722-7117922 舉報郵箱:1254373707@qq.com
本站由隨州編鐘報社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本站書面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
網(wǎng)站備案號:鄂ICP備09003029號-8 技術(shù)支持:隨州清華網(wǎng)絡(luò)

鄂公網(wǎng)安備 421302020019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