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課,默寫古詩,當我在教室里巡視時,陳嘉穎站了起來,急急地塞給我一個油桃說:“老師,給你吃。”
我摸著她的頭,還給她:“老師不吃,留著自己吃吧。你住宿在親戚家,一個星期難得見爸爸媽媽,也沒人為你買些零食。”
她再次遞給我:“老師,你吃,我家里種的有油桃,帶給你嘗嘗。”
我無法推辭,收下了這顆油桃。下課后,我吃下了油桃,是那種叫“曙光五號”的品種,味道很甜,街道上還沒有賣的,用種油桃人的說法都“走路”了。孩子的父母可能帶給她的也不多,畢竟是以此為生的,好的當然要拿到大城市里賣個好價錢了。孩子又送給了我一個,在她心里,讓老師嘗嘗比自己獨享更重要。
我回味著孩子說話的表情、語氣,她急急地拿出,又害怕老師不接受。她原本是個不愿上學的孩子,后來愿意上學了,卻很少和老師正面對話。盡管見到老師,她會恭敬地叫一聲,然而跟老師對話時,她總顯得有些緊張,有些害怕?赡茉谒男哪恐欣蠋煻际菄烂C的,也可能她長期不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感到背后缺少強有力的支撐力量,話語自覺便短了半截。但現(xiàn)在,她愿意跟老師說說話,我由衷地為她高興。
曾記得上學期,每周一的早晨,她是最后一個進教室的,而且哭哭啼啼地走進來。任你怎么說,她就是不停地哭。我們找來了她媽媽,告訴她,孩子可能想家,雖然借住在外面的親戚家里,但總比不上自己雖然窮的小家。她媽媽告訴我們,他們真的沒辦法,要不,只能去附近的一所鄉(xiāng)小,但離家也比較遠,也沒有時間去接她。就這樣,斷斷續(xù)續(xù)持續(xù)了兩個多月,很多次,周一的上午她的座位空著。我們商量著,讓她周一在家里再休息一天,漸漸過渡一下。等她周二到校后,我們再幫她補一補。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孩子的這個壞習慣改掉了。她不想家了,每周一早早的來,學習也認真了。在學校里,她看到老師,總會有禮貌地叫一聲:“老師好。”
孩子的轉變讓我看到寬容的力量。有時候,當我怒氣沖沖的時候,我就會告誡我自己:想想吧,你小的時候是不是不喜歡師老師批評?于是,我極力地平息自己,讓自己慢慢地適應。我總覺得寬容是讓學生成長的最佳肥料,它能為學生提供足夠改錯的空間,給學生提供足夠思考的時間,給學生提供一片廣闊成長的田野。每個孩子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教育就是給我們教師一個修正孩子犯錯的機會。
一旦他們修正了錯誤,一旦他們體會了我們的良苦用心,那么老師們,我們就會看到,孩子,他們的心中我們老師占據(jù)著怎樣的份量。他們會比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更愛我們,他們會對我們言聽計從,就像許多家長抱怨的那樣:“我家孩子只聽老師的。”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努力換來的,以心換心,以情交情,方能成就師生之間的真情流露。
我喜歡這句話:“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永遠用寬容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不管那些孩子怎樣的調皮、怎樣的搗蛋,我們當老師的都需要這樣一雙眼睛:睿智、溫柔、平和、期待。在我們的眼睛里,要讓我們的學生看到關愛,看到期盼,看到喜歡,看到力量。我更喜歡這句話:“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故染不可不慎也。”給學生一個榜樣,一種氛圍,一種生活方式,那么他們就會成長為我們心中的理想模樣!(編輯 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