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村長閑聊,說起我寫在空間里的文字,他笑言,忍無可忍還強忍著一篇篇讀下去,直到整個天空中都彌漫著小資的味道……驚慚之下頻頻道歉,他方才打住了調侃的話頭兒,一本正經(jīng)地說“在我看來,是少女的情懷,言語中卻流露著童年的清醇,有意思。”“看你的文章有種莫名的沖動,就好像被蜜蜂蟄了一下。”
欣然接受贊譽,但這比喻,卻是新奇。我是被蜜蜂蟄過的,釀蜜的小工蜂“吱溜兒”一下撞在手臂上,猝不及防的,針刺般的疼痛,酸麻,用絲瓜葉子捏碎了涂上,稍不留神還得腫上半日。所以,我理解被蟄一下的感受。但是,當村長用這種疼痛來形容看我文字之后的感覺,多少還是讓我有所感觸,心的某一個地方微微動了,不是疼,是悟。
“人這一生最難以忘懷的是什么?”
“各種感情吧。”我說。
“我覺得應該是童年。”
村長是我第一份工作的領導,有著二倍于我的年齡和八十年代人大新聞系的底蘊。曾在十分鐘之內(nèi)把我一篇寫了三天仍晦澀難耐的公文改得行文如沐春風,令我自此對他敬佩不已。然而,他并非我的直接領導,中間要隔了三四層的行政級別,業(yè)務上的授受實在有限,所幸他有著極其謙和的品格和幽默年輕的心態(tài),不僅工作,生活中也能時時感受到他思想的睿智、生活的體恤,“村長”這一稱呼正是源于對他的尊重和感激。在我們?nèi)松牡谝环莨ぷ骼,他教給我的,不僅僅是工作,更像一個教父一樣,帶我們走理想中的路,護著我們好好走下去。所以直到我離開遠程兩年多了,也能時時和他交流心得,聽他說我是“冬日里的太陽,夠明亮,卻不足以溫暖人心”的時候,還會深以為然。
村長的童年應該是在西北度過的,入京念完大學到中原某家省報實習后便去了更加西北的地方,一過經(jīng)年。他所說的疼痛是懷著一些對已經(jīng)逝去不可追的歲月和已經(jīng)淡化不可尋的故境的緬懷吧。我們長大、離開,總有一些東西只存在于記憶里,可以追憶而不可重現(xiàn)了。童年,或者就等同于故鄉(xiāng),都是一段年齡或者夢想開始的地方,是最初的那些美好。
以前我離開故鄉(xiāng)的七八年,時常有如今村長所說的這些疼痛感,有時甚至覺得已經(jīng)不是蜜蜂蟄疼的級別了。這一年,卻是回到了故鄉(xiāng),簡單的工作,雜亂的生活,那種疼痛感倒是不再體驗。也許是身在其中,便有了心和靈魂的安寧吧。只是近期,突然開始聽《故鄉(xiāng)的原風景》,竟恍然覺得音樂所描述的,居然不是我眼前這片土地,它們,完全是不搭界的兩個地方!心有惶恐,一些東西,一旦上升到哲學的層面就往往讓人覺得莫名惶恐了。
我文字里所寫的,也決然不是童年或者故鄉(xiāng),只是平淡或者荒亂生活里,絮絮叨叨的所見所聞所感,流水賬一樣有小開心也有大氣憤,有風景的美好,也有人心的險惡,總之是想到哪里寫到哪里,沒有固定的條框可循。然而,村長能夠從中看到“被蜜蜂蟄過一下”的東西,也絕不是偶然,也許,就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或者態(tài)度吧。我的這一年,是比較閑適的窩在故鄉(xiāng)懷抱的一年,簡單而單純,對他而言,可能是從未有過的安逸吧。能夠輕而易舉觸到內(nèi)心的,總是那些想了很久卻不曾得到所以一直耿耿于懷的東西。
我以為,能夠讓心靈安寧的,已經(jīng)不再單單是童年的時光和我們地緣上的故鄉(xiāng),那些東西,已經(jīng)不復往日模樣;我們的心之所以暫時覺得安寧,乃是心在觸到一些東西的時候,驟然間敞開了,取得了一小陣子共鳴,是某一個層面的和諧共振。比如,村長覺得被蟄了一下的時候,也許正是當時情景下他觸景生情感情最盛的時候,一些熟悉的言語讓他想起了很久之前的童年,想起了孩童時代少年時期的自己。
不過也倒慶幸,我們偶爾還能有這樣被蜜蜂蟄一下的時候,讓我們在日復一日枯燥的生活里還能停下來感受下疼痛,想一想,歲月之中,握不住的年華和人事,究竟有什么會值得珍惜。人總是在長大,圈子廣了,眼界寬了,誘惑多了,身心疲憊且麻木了,最難得是還能記得當年的初心,記得小時候的夢想、年輕的追求,每走一步,都對得起曾經(jīng)努力走上這條路的自己,就是好的。
你,是否還記得被蜜蜂蟄過一下的那種微麻的痛感?
編輯 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