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舉起來。”倘若把阿基米德這句名言延伸一下,可以說,每個人只有找到他人生最對位的“支點”,才能充分發(fā)揮他最大潛力,把自己的人生“舉”起來。我雖然不能斷言新聞報道工作是嚴茂林人生的最佳“支點”,但我知道,嚴茂林自1979年入伍以來,就始終不渝地耕耘在這片熱土上,不遺余力地追尋著屬于自己的人生坐標。
嚴茂林并不是那種靠天分吃飯的報道骨干,而是“天分不足勤來補”那類人。一位編輯與我聊天時說:“你們單位的嚴茂林,不知他為啥有那么多的新聞可寫,也不知為啥他有那么多的精力寫稿,幾乎每天都收到他的稿件,最多的時候,一天就收到他3篇來稿。”
一時一事容易,天長日久難。如果是某一天或者是某一個時段連續(xù)發(fā)稿,可以說哪一位通訊員都能做得到,但若是持久不斷地幾十年如一日地天天如此,恐怕就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但嚴茂林卻做到了。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很少有節(jié)假日,也很少在夜里12點前休息過。幾乎把所有時間都交給了這個愛好,白天急急匆匆采訪,晚上挑燈夜戰(zhàn)趕稿。”
可以說,“采訪、構(gòu)思、寫作”成了嚴茂林周而復始的三步曲;“腿勤、腦勤、手勤”是他告誡自我、激勵上進的座右銘。正是憑著這種敬業(yè)勤奮、堅持不懈的精神,20多年來,嚴茂林共計在《工人日報》、《科技日報》、《中國鐵道建筑報》《光明日報》《經(jīng)濟日報》《人民鐵道報》《中國建設(shè)報》《建筑時報》等100多家報刊電臺發(fā)表各類作品10000余篇,僅文學作品就有上千篇。年均在全國各類報刊發(fā)表文章400篇以上,連續(xù)20年被《中國鐵道建筑報》評為新聞報道工作一等獎或百佳通訊員,年年被集團公司評為對外宣傳報道一等獎。有近百篇文章分獲湖北電臺、《中國鐵道建筑報》等報刊好新聞或優(yōu)秀作品獎。他所在的十一局集團四公司年年被總公司和集團公司評為新聞報道先進單位。
成功,有時是辛勤埋下的種子,有時是痛苦結(jié)出的果實,豐碩成果的背后是付出。一次,他從隨州到廣東春羅項目部去采訪技術(shù)科長馮秀國,恰巧這時他的胃病發(fā)作了,疼得他直冒虛汗。但他忍著疼痛奔波一天一夜趕到廣東,一下火車顧不上打針吃藥就直奔工地進行采訪。馮秀國見他臉色蠟黃、汗珠子直滴,就問他是不是病了。嚴茂林搖搖頭連聲說:“沒事、沒事,可能是走得太急了。”因為時間倉促,加上此行還有其他任務,兩個小時的緊張采訪后嚴茂林又驅(qū)車返程。在返回的列車上,他習慣性地拿出稿紙,立即整理馮秀國的先進事跡。他的這篇題為《無怨無悔》的通訊,不久在《中國鐵道建筑報》上發(fā)表,并被評為年度好新聞。1999年,為采寫京珠高速公路粵北項目部“大力揮動挖潛增效鋤頭,節(jié)約一鋤、增效一鋤、堵漏一鋤,三鋤‘挖’出50元”的稿件,他不辭辛苦,找了項目領(lǐng)導,又找項目職工,深入采訪,為核實一句話、一個簡單的數(shù)據(jù),竟三番五次往返于10多公里的線路上,文章見報后,引起了很好反響,年底被評為好新聞。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人生就是這樣,在一個方面的過分專注,往往導致另一方面的缺失和荒蕪,有所得往往必有所失。嚴茂林在新聞工作崗位上春風得意,而在仕途上卻落魄失意,辛辛苦苦幾十年,至今連個“正處”也沒混上。加之愛人常年有病,是藥店、醫(yī)院的老主顧,僅靠他一個人的收入養(yǎng)家糊口,難免囊中羞澀、生活拮據(jù)。說起生活的煩惱,嚴茂林感慨萬千,多次想調(diào)換一下工作,但愛莫能助的我心里清楚,他說歸說,做歸做,嚴茂林割舍不下他一生鐘情的新聞報道工作,他依然每天每夜跋涉在那浩瀚無垠的“方格城”里,依然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耕耘著屬于他的那片土地……¡如果有哪位領(lǐng)導認為他是個才的話,請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施展才華,為企業(yè)作出更大的貢獻。
編輯周波 |